李文扬(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)
琼瑶,表美玉,喻白雪,亦喻诗文。
琼瑶,上声连读,读起来好听。仿若指尖凝脂的柔肤,仿若穹下大漠的驼铃。
(相关资料图)
琼瑶,如罗敷,美人名。
我太姥,名琼瑶。
琼瑶对得起她的名字,是个实打实的美人。琼瑶是美人,且是沪上的美人,身世里有弄堂深闺里的千娇百媚,来历中有四十年代上海的万种风情。
琼瑶成长在贞女传和好莱坞中,爱的是阴丹士林蓝旗袍和高跟鞋,虽是又古又摩登,但自有其“拿来主义”般的对时尚的悟。琼瑶差点大家闺秀的持重,却很有小家碧玉的讲究:琼瑶走过的路有夹竹桃的香,琼瑶穿过的衣服有薰衣草的香,琼瑶读过的书有栀子花的香,琼瑶的老房子有樟脑丸的香,琼瑶的香是自然的香,倔强的香,未及梦巴黎的艳,却争一番风骨。
琼瑶喜欢家里人叫她琼瑶,要美一辈子似的。近百的人,老人中的老人,还能怎么美呢?琼瑶还是美的,是老人的得体的美一一干净,体面。琼瑶的短发又齐又利索,包骨的皮肤和头发一样的透白,连老年斑都是淡淡的、褐色的。琼瑶坐在窗边,像月光在花窗帘上的影,宁馨美好,去伪存真,心里藏着一个时代的温柔乡。
琼瑶还是风流的,但她的风流立不了传。她本是不能与伟人相提并论,又没有阿Q的福分,自然无人记她的正传。而没有正传,或许总有些流言,但她们那一代人只剩个琼瑶了,谁还能给我讲她的流言呢?幸而她是有不少照片的,沪上淑媛,又是美人,青年摄影师抢着照的。照片里,琼瑶的眼睛能送秋波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那美是令照片上的霉菌和虫蛀这些腌臜货,都只敢在照片的边角上长的。
姥姥看看照片,又看看我,说:“扬扬的眉眼和太姥是真像,就是看人的时候太呆气。你太姥能把人望个穿的!”
我暗笑,我是火柴盒公寓里的高中生,人家是待字闺中的大小姐,一个烟火气,一个栀香绕;一个不洗脸,一个雪花膏;一个穿T恤,一个裹旗袍;一个拎帆布袋,一个挎荷叶包。且不说日日题海鏖战头发都要比她现在少了,眼神已是轻车熟路的呆滞,自然没有那顾盼生辉的风韵了。
姥姥见我淡淡的,似也猜中了几分心事,便说:“傻妮儿,要论眼神,你可是比太姥灵觉。你的呆气,是打心眼儿里的呆气,搞不好要吃亏。”我略抬眼帘,她又说:“你太姥说不上顶顶聪敏,可也难得平安一生。那是因为你太姥懂人,一望,便是一个穿。”
我爱照镜子,左照右照,是挑剔,亦是欣赏,喃喃地抱怨,是因些许底气,镜子里蹙眉,更多的却是自得。琼瑶有一段时间在我家住着,但她子孙满堂,记忆也杂糅,是不记得我的。而这天琼瑶向我和镜子走来,站在我身后,看着镜子,摸着我的手说:“妮儿,你长得好。”我受宠若惊,立时又暗自得意。
她摩挲着我的手指又重复道:
“妮儿,你长得好。
“但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,又骗的不是别人,正是自己。
“妮儿,你还生在这地方,这年代,不仅是自己骗自己,还齐打伙儿地骗你,帮你一起做梦,人事皆非了,梦还不醒的。
“妮儿,他们骗的你啥呢,骗你花好月圆,长聚不散。你以为美能铭心刻骨,可是曾经沧海难为水,到头来还是一场空的。
“妮儿,再好的姑娘,也会老的。”
“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”是杨玉环的玉殒香消;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”是琵琶女的天涯沦落;“汉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”是王昭君的异乡久留。红颜果真薄命吗?那些曾经被膜拜的红颜,那些曾经被崇信的石榴裙,似都是追逐过眼的烟云,瞬间的快乐。
可我看琼瑶却是耳垂薄命不薄,红颜好福寿厚呢?
琼瑶也曾有红颜都有的风流,但她的风流没有为她欠下风流债,是见好就收的明白,里面有一颗自始至终的平常心。她自知世界的大荣耀虽没有她的份,也不必去争些小风头。风头出尽了,馋了别人的眼,蒙了自己的心,得不偿失的。
上海是名利场,人才乡,好地方。琼瑶嫁到山东来,不少人替她惋惜,但她的扬长而去自有她的智慧和道理。那时山东民风朴拙,人人顾不上昙花的娇艳风情,家家都是细水长流地过日子,这也自有他们的智慧和道理。昙花一现快活了别人的嘴,细水长流则是给自己作打算,走一步有走一步的退路,才不至走投无路。
我心里明白时代的殊异,也深知一张好脸能带来的好处,然而除非生来就是件艺术品,唯一的使命就是被观赏,否则世界上大多数人和物,还是以实用性为主。口口声声中的“看脸的时代”其实有其局限性,美可以锦上添花,但毕竟不能作雪中炭,美是人生的福分,而空荡荡的美,则是人生的悲歌。
琼瑶这九十多年,见过的荣光,作云是倾盆的大雨,作风是满楼的啸鸣,到头来只是一张透明的黑白颠倒的胶片纸,或是残缺不全的轶事流言,要多虚无有多虚无,这就叫虚荣!
她松开我的手,回到了窗边,看着太阳在空中渡着它日常的道路,移动着光和影。暮色的尘埃里飞来泣血而归的鸽群,鸽哨的温柔之声朝朝夕夕在天空长鸣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所有的浪漫都平息了,天高云淡,鸽群也没了影。
琼瑶坐在时间里,她是万紫千红中的一点芍药样的白;
繁弦急管中的一曲清唱;
高谈阔论里的一个无言。
(指导老师:李满)
【点评】
琼瑶的美,不仅仅是外表,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气质美和精神美。作者在文中对人物进行了细腻生动的刻画。运用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语言生动优美。“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”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”“汉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”等诗词名句的恰当引用,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,充分彰显了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,体现了人物的古典美。(夏冬 资深编辑)
Copyright 2015-2022 欧洲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